马克龙与乌克兰安全保障:自愿联盟与德国的立场
Xpert 预发布
语言选择 📢
发布日期:2025 年 9 月 5 日 / 更新日期:2025 年 9 月 5 日 – 作者: Konrad Wolfenstein
欧洲新军进驻乌克兰?马克龙的重磅炸弹令西方分裂
### 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默茨总理为何叫停马克龙的计划 ### 与特朗普“激烈通话”:欧洲的乌克兰计划如何激怒美国 ### 战后局势升级?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士兵可能很快成为“合法目标” ###
转折点2.0:马克龙的“自愿联盟”如何挑战北约
来自巴黎的重磅炸弹正对欧洲安全架构构成新的考验:在2025年9月4日举行的峰会之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组建“自愿联盟”,其中26个国家同意向乌克兰派兵。这一倡议旨在确保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是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连任后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的直接回应。该计划设想不会派遣作战部队前往前线,而是在特定区域驻扎维和部队,以维护乌克兰主权,并向莫斯科发出明确的战略信号。
但推动欧洲自主责任的举措暴露了西方内部的深刻裂痕。马克龙力推摆脱美国束缚,建立强大的欧洲防务,而德国在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的领导下,则以战略克制应对。柏林方面设定了明确的参与条件:首先,必须进一步扩大乌克兰军队的资金和装备,而德国的参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作用和谈判结果。
外部势力的态度使局势更加复杂。在一通被形容为“激烈”的电话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欧洲国家继续通过石油交易充实俄罗斯的军事资金,并要求欧洲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则以毫不含糊的威胁予以回应:任何在乌克兰的外国军队都将被视为合法目标并予以摧毁。因此,这一举措引发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究竟是真正的欧洲防务联盟的开端,还是一次高风险的行动?在没有华盛顿的全力支持的情况下,这样的部署能否在国际法和军事层面上取得成功?在这个事关欧洲大陆未来的关键时刻,德国将扮演什么角色?
向基辅派兵:马克龙冲锋陷阵,梅尔茨犹豫不决,普京发出威胁——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马克龙宣布26国准备派兵前往乌克兰维持和平,背后有何含义?
2025年9月4日的这一消息标志着欧洲安全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未来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
自愿联盟的出现
这项倡议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提出?
由约35个主要欧洲国家组成的“自愿联盟”于2025年9月4日在巴黎举行会议,讨论战争结束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此次会议不仅是对持续军事冲突的回应,也是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立场转变的战略回应。
这个联盟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马克龙表示,已有26个国家正式承诺在乌克兰驻军作为后备力量,或维持陆、海、空存在,以加强战后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并维护和平。然而,这支部队并非旨在与俄罗斯开战,而是为了维护和平并发出明确的战略信号。这些部队将在停火框架内部署,部署地点并非前线,而是目前正在划定的地理区域。
此类任务背后有何法律和国际法依据?《联合国宪章》并未明确规定任何类型的维和任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如果维和任务涉及军事行动,则只有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予相关组织相应授权的情况下,才符合国际法。维和任务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冲突各方,或至少是受影响国家的政府,必须同意部署。
德国的立场和弗里德里希·梅尔茨的作用
德国在这一倡议中如何定位自己?
德国的立场以克制和战略谨慎为特征。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会议的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通过其发言人斯特凡·科内柳斯强调,最初的重点必须放在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资金、武器装备和训练上。德国已成为基辅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并准备扩大这方面的援助。
德国对潜在参与设定了哪些具体条件?一旦框架条件明确,德国将在适当时候决定是否参与军事行动。这涉及美国参与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谈判进程的结果等。斯特凡·科内柳斯还指出,联邦议院对联邦国防军的任何部署拥有最终决定权。这项宪法要求强调了对联邦国防军海外任务的民主控制。
任命斯特凡·科内柳斯为政府发言人对这项政策意味着什么?自2025年5月起担任政府发言人兼联邦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斯特凡·科内柳斯拥有丰富的外交政策经验。这位前《南德意志报》政治部负责人人脉广泛,是众多外交和安全政策智库的成员。这些经验对于应对当前安全政策面临的复杂挑战至关重要。
德国计划如何具体支持乌克兰?据媒体报道,德国政府计划每年将乌克兰防空系统的数量和效能提高20%。此外,德国还将为乌克兰配备巡航导弹等远程精确武器,这些武器将在德国等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自行生产。此外,德国还将为乌克兰提供四个机械化步兵旅的装备,预计每年将提供480辆步兵车辆。
美国的角色和特朗普的态度
美国在欧洲的这一倡议中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的参与仍然是安全保障成功的关键因素。会后,马克龙宣布,美国对这些安全保障的贡献将在未来几天内确定。会后,马克龙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了集体通话,然而,这引发了争议。
特朗普对欧洲的立场有何批评?在通话中,特朗普指责欧洲人不顾反对,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从而支持普京的战争意图。他呼吁终止石油交易,并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媒体报道称,特朗普与欧洲人的通话气氛激烈。
特朗普对欧洲有何期待?特朗普曾多次明确表示,欧洲必须在自身防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北约成员国已同意将国防开支增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特朗普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他长期以来的主张:欧洲纳税人不应再让美国纳税人主要为欧洲安全买单。
枢纽安全和防御 - 建议和信息
安全与国防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当前信息,以有效地支持公司和组织在欧洲安全和国防政策中的作用。在与中小企业连接工作组的密切相关的情况下,他特别促进了中小型公司(SME),特别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防领域的创新力量和竞争力。作为中心接触点,枢纽在中小型企业和欧洲国防战略之间建立了决定性的桥梁。
适合:
26个国家,一个目标:通往欧洲新和平秩序的道路
俄罗斯的立场和抵抗
俄罗斯对这些计划有何反应?
俄罗斯领导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西方军队驻扎乌克兰。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论坛上表示,长期和平协议不需要任何外国军队驻扎乌克兰。他威胁说,如果任何外国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尤其是在持续的敌对行动中,都将被视为合法目标并予以摧毁。
莫斯科对此有何理由拒绝?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辩解说,外国军队在俄罗斯边境附近存在对莫斯科构成威胁,这种说法已经多次得到证实。北约视俄罗斯为敌人,并在其文件中明确了这一点。俄罗斯外交部长玛丽亚·萨哈罗娃(Maria Sakharova)也称这些计划是欧洲大陆不安全的保证。
俄罗斯的根本安全关切是什么?俄罗斯认为,在讨论安全保障时,不仅要考虑乌克兰,俄罗斯自身也需要安全保障。俄罗斯的立场是,对乌克兰的战争根源在于北约向俄罗斯边境扩张。乌克兰的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俄罗斯为代价来保障。
国际法律框架和安全保障
有哪些法律文书可用于安全保障?
欧盟条约第42条第7款规定了其自身的互助条款,其措辞甚至比北约条约第5条更为强硬。该条款规定,如果一个成员国领土遭受武装袭击,其他成员国有义务向其提供其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与北约互助条款不同,北约互助条款规定各国自行决定援助的类型和程度,而欧盟法规则规定了更具体的援助义务。
北约安全保障在实践中如何运作?《北约条约》第五条规定,对一个成员国的武装攻击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然而,该条款并未赋予成员国获得援助和军事支持的合法权利。北约联盟的裁决并非自动进行,而是通过协商一致、广泛的政治自由裁量权来决定。受到攻击的北约伙伴无权要求宣布联盟的裁决。
除了加入北约,还有什么其他选择?乌克兰加入欧盟将自动激活欧盟互助条款,专家认为该条款比北约的保障更具约束力。乌克兰已经是欧盟候选国,并自2024年6月起开始进行入盟谈判。加入欧盟将为乌克兰提供军事安全保障,而无需加入北约。
欧洲重新考虑:在乌克兰执行训练任务而非维和部队
和平使命面临哪些实际挑战?
据军方消息人士透露,北约欧洲成员国在乌克兰部署部队可能主要是为了进行大规模训练。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维和部队。北约欧洲成员国将承担此类任务的主要责任。目前尚不清楚部署士兵的具体人数及其具体任务。
这对欧洲防务政策意味着什么?该倡议代表着朝着加强欧洲对安全政策自主权迈出的重要一步。鉴于特朗普执政下美国角色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被要求增强其防务能力。北约成员国已决定将国防开支增至GDP的5%,这是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增幅。
在此背景下,欧盟扩大将发挥何种作用?尽管战火仍在继续,乌克兰的欧盟入盟进程仍在加速。乌克兰2025年最重要的一体化目标之一是启动所有欧盟入盟项目的平行谈判。六个谈判方案中,有四个的双边筛选谈判已经完成。加入欧盟将自动保障乌克兰享有欧盟互助条款。
自愿联盟:欧洲安全政策独立之路
哪些因素将决定这一举措的成功?
自愿联盟的成功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美国参与的具体性质、参与国实际提供军队和资源的意愿,以及乌克兰军事局势的发展。如果没有美国的实质性参与,尤其是在空中监视和侦察等领域,对俄罗斯的威慑作用可能仍然有限。
这对跨大西洋关系有何长期影响?欧洲在安全政策上提出的自主负责倡议可能导致跨大西洋关系的根本性重塑。尽管特朗普正在推动欧洲承担更大的自主责任,但欧洲人也越来越积极地接受这一挑战。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使欧美之间的伙伴关系更加平衡,但也更加复杂。
这对欧洲未来的和平秩序有何意义?26国的倡议代表着试图在欧洲建立一个不那么依赖美国领导的新和平秩序。与此同时,它也向俄罗斯发出信号,表明欧洲已准备好承担自身安全的责任。这一战略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既能对俄罗斯起到威慑作用,又能为乌克兰提供实现长期和平与稳定所需的安全保障。
因此,围绕“自愿联盟”的发展标志着欧洲安全架构的潜在转折点,其长期影响很可能在未来几年才会显现出来。
建议 - 计划 -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