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 年 8 月 4 日 / 更新日期:2025 年 8 月 4 日 – 作者: Konrad Wolfenstein
转型中的“七侠荡寇”:科技巨头全面分析
“七侠荡寇”是谁?他们为何能主宰科技行业?
“七巨头”指的是美国市值最高的七家科技公司,它们合计占据了全球市值的很大一部分。这七家公司分别是苹果、微软、Alphabet(谷歌)、亚马逊、Meta(Facebook)、英伟达和特斯拉。该术语由美国银行于2023年创造,指的是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同名西部片,旨在强调这些公司的特殊地位。
这七家科技巨头的总市值超过18.7万亿美元,约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5%。它们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它们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上。当这些公司业绩强劲时,它们会带动整个指数上涨 – 反之,它们的疲软则会拖累整个市场。
适合:
该集团如何划分为领先者、中游者和落后者?
先驱:微软、Nvidia 和 Meta
微软已成为当之无愧的赢家,成为继英伟达之后第二家在2025年7月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该公司受益于其Azure云业务的巨大增长,该业务实现了33%的增长。与OpenAI的紧密合作以及将AI融入Office产品,使微软在AI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Meta 令人惊喜,其业务数据亮眼,市盈率 (P/E) 约为 21,在集团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营收增长 22%,并受益于稳步增长的广告收入。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提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个人超级智能”的愿景。
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超过4.4万亿美元。上季度,该公司营收增长78%,达到393亿美元。
中场:Alphabet 和亚马逊
Alphabet 和亚马逊稳居中游地位,但受到内部挑战的制约。Alphabet 正在搜索引擎业务中与 ChatGPT 等人工智能驱动的替代方案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亚马逊的云部门 AWS 的增长率为 17%,低于微软的 Azure。
落后者:苹果和特斯拉
苹果公司正苦苦挣扎,市盈率高达29倍(其股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29倍),iPhone销量也停滞不前。由于该公司严重依赖中国的生产,特朗普征收的进口关税给该公司带来了尤为沉重的负担。其创新实力正日益受到质疑,而且该公司尚未提出明确的人工智能战略。
特斯拉正面临重大挑战。该公司报告称,营收下降了12%,利润下降了16%。人们对其能否成功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人工智能硬件公司越来越感到怀疑。
公司之间的相互依赖起着什么作用?
科技巨头之间的相互依赖构成了巨大的风险。微软的增长严重依赖于Meta和OpenAI等合作伙伴,而这些合作伙伴又依赖于微软的Azure基础设施。这种相互依赖意味着一个领域的问题可能迅速蔓延到其他领域。
这一点在微软和 OpenAI 的关系中尤为明显。尽管双方投资超过 130 亿美元,但双方关系却日益紧张。OpenAI 正努力减少对微软的依赖,并且自 2025 年 1 月起开始使用谷歌云。
这种依赖性在硬件方面也显而易见:几乎所有主要的人工智能发展都依赖于英伟达芯片。这使得英伟达成为人工智能革命中默默无闻的王者,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至关重要的依赖。
为什么微软、Nvidia 和 Meta 能够成为赢家?
微软:平台巨头
微软凭借以下几个优势已成为领先的人工智能提供商:
- Azure 2025 年年收入首次超过 750 亿美元
- OpenAI 技术与 Office 产品的集成可实现直接盈利
- Copilot 等工具可帮助公司实现效率飞跃
- 基础设施、软件和分发的结合使微软成为完整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Nvidia:硬件垄断者
Nvidia 的主导地位基于以下因素:
- AI训练芯片的准垄断地位
- 毛利率超过73%
- 上季度销售额增长 78%
- 新一代芯片(例如 Blackwell)的技术优势
Meta:效率冠军
Meta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 营业利润率为41%
- 七大巨头中市盈率最低
- 每日活跃用户强劲增长(34.3亿)
- 成功将人工智能融入现有平台
苹果和特斯拉面临哪些具体挑战?
苹果:创新积压和海关问题
苹果面临多项挑战:
- 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使得该公司容易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影响
- 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明确的人工智能战略
- iPhone 销量停滞,市场饱和
- 市盈率为29倍,增长疲软
美国银行计算得出,如果iPhone完全在美国生产,其价格可能会上涨高达90%。自今年年初以来,该股已下跌22% – “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
特斯拉:结构转型失败?
特斯拉正面临一些根本性问题:
- 销售额下降12%,利润下降16%
- 汽车交付量下降13.5%
- 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
- 向人工智能硬件转型的策略不明确
- 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警告称“季度艰难”
人们越来越怀疑特斯拉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人工智能公司能否成功。马斯克自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也可能与特斯拉的雄心壮志相抗衡。
适合:
人工智能领域的联合开发如何影响相互依赖(依赖结构)的风险?
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剧了集中度风险。七巨头正在争夺人工智能的主导地位,这带来了以下几个风险因素:
技术依赖
所有公司都依赖类似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像DeepSeek更高效的AI模型这样的突破可能会颠覆整个集团。
投资泡沫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 – 仅微软一家就计划在2025年投资640亿至720亿美元 – 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分析师们已经发出警告,称这种情况可能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类似。
监管风险
反垄断机构和人工智能监管的加强审查同时影响着所有公司。
市场集中度
美国十大股票占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 自 1960 年代以来的最高集中度。
高盛的约翰·弗勒德对科技巨头有何预测?
高盛美洲股票销售交易主管约翰·弗勒德(John Flood)认为,美国科技巨头在2025年夏季回归的可能性很大。他的主要观点是:
- 季度业绩强劲:《豪勇七蛟龙》票房超出预期 13%
- 估值改善:利润上升和股价下跌的结合使得估值达到更合理的水平
- 季节性:7 月传统上被认为是股票回购的强劲月份,这可能会产生额外的需求
- 经济独立:这些公司对整体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较低,这在不确定的时期是一个优势。
弗勒德乐观地认为,这些因素将使科技巨头的表现超越大盘。
未来哪些公司可以补充或取代七巨头?
博通:第八大巨头
博通的市值已经暂时超过特斯拉,被认为是最热门的纳入候选人:
- 市值超过1.2万亿美元
- 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强劲增长
- 首席执行官预测,到 2027 年,人工智能市场潜力将达到 600 亿至 900 亿美元
Palantir:人工智能专家
多位专家将 Palantir 列为候选者:
- 大数据公司让人工智能真正可用
- 市值3700亿美元
- 销售额增长39%
- 解决政府和企业的关键数据集成问题
其他候选人
分析人士还提到:
- AMD:AI芯片领域与英伟达实力相当
- 礼来公司:增长强劲的制药巨头
- ServiceNow:云软件专家
- Netflix:前 FAANG 成员回归
事态发展表明,七巨头并非一成不变。微软、英伟达和 Meta 正在扩大其主导地位,而苹果和特斯拉则在争夺其主导地位。新的挑战者已蓄势待发。
适合:
您的全球营销和业务发展合作伙伴
☑️我们的业务语言是英语或德语
☑️ 新:用您的国家语言进行通信!
我很乐意作为个人顾问为您和我的团队提供服务。
您可以通过填写此处的联系表,或者直接致电+49 89 89 674 804 (慕尼黑)。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wolfenstein ∂ xpert.digital
我很期待我们的联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