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后。 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连续几个月成为国际头条新闻,但也改变了日本对核能的态度。 2011 年 3 月 11 日,毁灭性海啸袭击日本后,福岛核电站的冷却应急发电机发生故障,导致总共发生了 3 次熔毁、爆炸,并向周边地区释放放射性物质。
事件发生之前,日本人被认为是核能的坚定支持者,尽管此前曾在三哩岛(美国)和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发生过核灾难。 但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发生的核泄漏改变了许多公民的想法,并激发了反核运动。
经过大规模抗议后,时任首相义彦领导的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到 2030 年实现日本无核化,并且不再重建任何受损的反应堆。 新首相安倍晋三此后试图改变日本对核能的看法,强调该技术实际上是碳中和的,并且非常适合实现排放目标。
尽管日本南部仙台核电站的反应堆于2015年重新启动,但核能几乎从日本发电中消失。 2018 年(最新可用数据),日本生产的能源中只有 6% 来自核电站。 煤炭和天然气填补了大部分缺口,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在 2011 年之后也有所增加。
9年后。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连续数月成为国际头条新闻,但也改变了日本对核能的态度。 2011年3月11日,毁灭性海啸袭击日本后,冷却福岛核电站的应急发电机发生故障,导致总共发生了三起核熔毁、爆炸以及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周边地区。
事件发生之前,日本人一直被认为是核能的坚定支持者,尽管此前曾在三哩岛(美国)或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发生过核灾难。 但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发生的灾难改变了许多公民的想法,并启动了反核运动。
经过大规模抗议后,时任首相良彦领导的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到 2030 年实现日本无核化,并且不再重建任何受损的反应堆。 此后,新首相安倍晋三试图改变日本对核能的看法,强调该技术确实是碳中和的,并且非常适合实现排放目标。
尽管日本南部仙台核电站的一座反应堆于 2015 年重新启动,但核能几乎从日本发电中消失。 2018 年(最新数据),日本发电量中只有 6% 来自核电站。 煤炭和天然气填补了大部分缺口,但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在 2011 年之后也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