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红色警报:俄罗斯如何利用无人机和军事演习试探西方
普京的危险游戏:为何“苏瓦乌基缺口”如今成为北约的致命弱点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无人机首次在北约领土上空被盟军击落,北约东部边境的安全局势急剧恶化。波兰事件标志着俄罗斯与西方联盟混合战争的转折点,并引发了人们对北约防御战略的根本性质疑。
波兰领空的先例
2025年9月10日夜间,至少19架由伊朗设计的俄罗斯“沙赫德”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这些无人机在北约成员国波兰领土上空飞行了七个小时,被击落无人机的地点绵延数百公里。在北约盟国的支持下,波兰战斗机自战争爆发以来首次在其领土上空击落俄罗斯无人机。
无人机残骸的散布表明此次侵犯领空的规模之大。在卢布林省、罗兹省、圣十字省和瓦尔米亚-马祖里省均发现了残骸。白俄罗斯边境附近维里基-沃拉市的一栋居民楼被无人机严重损坏,幸运的是,无人伤亡。波兰当局在其领土上发现了总共16架无人机的残骸。
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称,鉴于七小时内发生了19起侵犯领空事件,这些事件不可能是巧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称,这起事件是对欧洲领土的鲁莽且前所未有的侵犯。波兰随后启动了《北约条约》第四条,并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适合:
俄罗斯“萨帕德-2025”军事演习
无人机事件发生仅三天后,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萨帕德-2025”战略军事演习拉开帷幕。演习将于2025年9月12日至16日举行,地点靠近北约成员国波兰、立陶宛以及乌克兰。据德国联邦国防军称,约有1.3万名士兵在白俄罗斯参加演习,另有3万名士兵在俄罗斯境内参加。
此次演习令人不禁想起此前举行的“西方-2021”(Zapad-2021)演习,当时俄罗斯部署了武器和重型装备,准备于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白俄罗斯国防部长维克托·赫列宁证实,此次演习包括首次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奥列什尼克(Oreshnik)中程导弹。奥列什尼克导弹最多可携带六枚弹头,射程可达数百公里。
安全专家将此次演习时机解读为故意升级,该演习发生在无人机事件发生后。俄罗斯领导层由此表明,其有意将混合战争与常规军事威胁结合起来。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演习还将模拟占领所谓的“苏瓦乌基缺口”。
适合:
关键的苏瓦乌基缺口
波兰与立陶宛之间的苏瓦乌基隘口被认为是北约东翼最具战略意义的薄弱环节。这条陆地走廊仅65公里宽,是波罗的海国家与北约其他领土之间唯一的陆地连接。军事专家警告称,俄罗斯可以通过从白俄罗斯和加里宁格勒发动的协同攻击,在30至60小时内封锁北约的这一致命弱点。
成功封锁苏瓦乌基隘口将切断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与其北约盟友的联系,使其只能通过波罗的海和空中通道进入。前英国情报官员菲利普·英格拉姆将该地区描述为北约的致命弱点,普京可能会将其用作俄罗斯军队的战略通道。
波罗的海国家已采取全面的防御措施,应对日益增长的威胁。自2022年以来,立陶宛已为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建造了3300多个掩体。立陶宛正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一道,沿其与俄罗斯的边境建设由600个掩体组成的密集防御网络。德国宣布,到2027年,将在立陶宛永久驻扎一个最多5000人的旅。
混合战争成为新常态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混合攻击已达到新的高度。这些策略此前曾作为公开军事行动的替代方案,但自2022年以来,它们已成为俄罗斯针对欧洲的全面战略的支柱。俄罗斯军事情报机构格鲁乌(GRU)负责协调大部分此类行动,而特别敏感的攻击则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授权。
莫斯科依靠所谓的“一次性特工”的去中心化招募模式,这降低了成本,也增加了追踪难度。仅在2024年,多个欧洲国家就逮捕了二十多名涉嫌破坏活动的嫌疑人。这些袭击旨在加剧社会不确定性,制造政治不稳定,并破坏集体安全机制。
俄罗斯无人机飞越北约国家并非新鲜事。2022年3月,一架苏联无人机在飞越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上空后坠毁在克罗地亚。2023年和2024年,俄罗斯无人机和飞机多次出现在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甚至德国的领空。然而,波兰事件代表着事态的升级,因为这是北约战斗机首次在北约领土上空主动摧毁俄罗斯军事装备。
北约的反应和联盟的团结
北约对侵犯领空的行为迅速果断地作出了回应。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谴责俄罗斯的鲁莽行为,并向普京发出明确信息:结束乌克兰战争,停止侵犯盟军领空。北大西洋理事会在第四条磋商后重申了对波兰的声援。
德国大幅增加了对波兰空中监视的支持。德国联邦国防军将从罗斯托克-拉格基地部署的欧洲战斗机数量翻了一番,从两架增至四架,并将部署时间从原计划的9月底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法国还提供了三架阵风战斗机,用于监视北约东部边境。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称这些事件对整个欧洲的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并指出俄罗斯袭击事件呈现出新的性质。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利斯称这些事件是对整个北约和欧洲安全秩序的蓄意挑衅。德国政府还宣布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并加速实施欧盟第19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
适合:
枢纽安全和防御 - 建议和信息
安全与国防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当前信息,以有效地支持公司和组织在欧洲安全和国防政策中的作用。在与中小企业连接工作组的密切相关的情况下,他特别促进了中小型公司(SME),特别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防领域的创新力量和竞争力。作为中心接触点,枢纽在中小型企业和欧洲国防战略之间建立了决定性的桥梁。
适合:
机动碰撞:四驾马车、钢铁卫士和萨帕德增加升级风险
波兰加强安全措施
波兰采取严厉的安全措施回应俄罗斯的挑衅。在白俄罗斯军事演习期间,波兰政府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整个边境,并关闭了边境附近的空域。波兰空中交通管制局在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设立了禁区,有效期至12月。白天,只有持有飞行计划并与当局保持无线电联系的载人飞机才允许飞行;夜间,除军用飞机外,全面禁飞。
拉脱维亚还关闭了其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接壤的东部边境领空一周,并可选择延长。这些协调一致的措施表明了北约东翼威胁形势的严峻性。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还宣布了一项针对波兰军队的全面现代化计划。
俄罗斯外交部批评波兰关闭边境的举动,称其为对抗性举措,旨在为进一步升级局势寻找借口。这一反应凸显了莫斯科将紧张局势责任转嫁给北约国家的策略,尽管俄罗斯自身也通过侵犯领空和进行机动加剧了局势。
国际外交努力
波兰成功动员国际社会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径。应波兰的请求,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12日召开紧急会议。包括拥有否决权的英国和法国以及北约成员国斯洛文尼亚在内的多个安理会成员国支持这一请求。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称,此次事件将改变局势,需要采取强硬果断的应对措施。她考虑召集欧洲各国防长和外交部长,讨论行动方案。瑞典召见了俄罗斯大使,并宣布俄罗斯的违规行为不可接受。
然而,由于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它可以阻止任何对其不利的决议。这凸显了国际法律机制在面对一个拥有否决权、持续咄咄逼人的成员国时的局限性,以及采取其他应对措施的必要性。
北约举办“四驾马车2025”大型演习,与“萨帕德”演习形成对比
北约对此作出回应,正在进行“四驾马车2025”多国演习。来自各军种的约8000名德国士兵正在与其他13个国家的武装部队一起演习保卫波罗的海地区。
北部海岸核心演习
在德国的领导下,约40艘舰艇和30架飞机正在为安全部署部队至立陶宛和保护战略海上通道进行训练。9月10日,包括1000多辆车辆在内的所有德国联邦国防军部队顺利抵达立陶宛。
时间重叠加剧紧张局势
布鲁尔将军证实,两次演习是故意重叠的。“四驾马车2025”演习将持续到今天(9月12日),而“萨帕德2025”演习则从今天开始——这个时间安排增加了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
波兰还将举行今年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铁卫者25,参演兵力超过3万。北约的这些协调一致的行动向俄罗斯发出了明确的威慑信号,同时也展示了其东翼的防御能力。
此次大规模演习同时举行,标志着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军事紧张局势再创高峰。由于双方在仅相距几公里的地方进行实弹演习,演习时间的巧合增加了意外事件的风险。然而,北约通过协调一致的反应,展现了其指挥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铁卫者25:波兰对俄白军事演习的回应
波兰“铁卫者25”演习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演习特意安排在9月1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周年纪念日——举行。约3万名波兰士兵以及其他北约国家的军队参加了此次演习。
时机具有战略意义:铁卫士25演习与今日(9月12日)开始的俄白“西方2025”演习同期举行。波兰举行此次演习,明确表示是作为对“西方2025”演习的“相应回应”。
此次演习跨越多个地点(奥日什、乌斯特卡、新登巴和波罗的海),测试了艾布拉姆斯坦克、K9榴弹炮和“天武”火箭发射器等新型武器系统。演习的重点是联合师级火控系统(JAGIC)。
适合:
机动附录
Iron Defender 25(波兰)
- 开始日期:2025年9月1日
- 参与者:3万名波兰和北约士兵
- 波兰为应对“萨帕德2025”演习而举行的国家演习
塔拉西斯25(联合远征军)
- 时间:与 2025 年 Sapad 活动同期(2025 年 9 月 12 日至 16 日)
- 参与者:英国领导的10个北欧北约国家
- 多国联合远征军(JEF)演习
混乱源于
- “铁卫者25”演习是波兰今年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军事演习,于9月1日拉开帷幕。
- Tarassis 25 是联合远征军的一项单独多国演习,与 Sapad 2025 同时进行。
- 此外,立陶宛正在进行“雷霆突袭”演习。
因此,波兰正在同时进行“铁卫士25”(已于9月1日启动)和“塔拉西斯25”(与“萨帕德2025”演习同时进行)。不同的消息来源对演习内容的描述有所不同,因此造成了混淆。
无人机防御的技术挑战
无人机事件暴露了欧洲防空系统的严重缺陷。19架入侵波兰领土的俄罗斯无人机中,只有3架被成功拦截。不到16%的拦截率令人质疑现有防御系统的有效性。默茨总理承认,北约的防空系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俄制“非洲菊”无人机的射程可达数百公里,可搭载各种炸药或电子战武器。基民盟外交政策专家诺伯特·罗特根警告称,德国目前在无人机战争中尚无足够自卫能力,这些不足之处必须得到弥补。
理论上,俄罗斯无人机也能从白俄罗斯或俄罗斯本土飞抵德国城市。布良斯克和柏林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500公里,无人机飞行时间为8小时。然而,这类无人机必须穿越波兰领空,否则波兰的防空系统就会被激活。
地缘政治含义
这些事件标志着欧洲安全架构的一个转折点。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部队首次在其领土上击落俄罗斯军事装备。这开创了一个先例,模糊了混合战争与常规战争之间的界限。
俄罗斯的战略旨在考验北约的团结,并在北约内部制造裂痕。基民盟政治家诺伯特·罗特根将这些事件解读为对北约凝聚力的考验和恐吓企图,并发出信号要求其不要介入乌克兰战争。与此同时,莫斯科正在展示其升级局势的能力,并暗示其愿意进一步超越自身界限。
然而,欧洲的协调应对也展现了西方联盟的韧性。迅速启动《条约》第四条、加强空中监视以及国际社会的外交动员,都展现了北约机构在压力下运作的能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重申了欧洲与波兰的全面团结。
有进一步的发展吗?
北约东翼的紧张局势短期内不太可能缓和。俄罗斯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在白俄罗斯部署奥列什尼克导弹。正如普京总统宣布的那样,这些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即将投入量产。白俄罗斯作为针对北约领土的集结地,正在进行军事化,这对北约的防御构成了战略挑战。
北约必须调整其防御理念,以适应混合威胁的新现实。这不仅包括改进防空和无人机防御,还包括制定适当的应对机制,以应对常规战争门槛以下的“灰色地带”战术。德国安全部门已发出警告,称俄罗斯在欧洲的破坏活动正在系统性地加剧。
与此同时,北约正在不断加强其在东翼的存在。计划在立陶宛部署常驻德国旅、加强对波兰上空的空中巡逻以及定期举行的大规模演习,都表明了北约对联盟防御的承诺。挑战在于如何在不加剧局势升级的情况下确保威慑力。
最近的事件表明,后冷战时代终于结束了。欧洲必须为与俄罗斯持续对抗的时代做好准备,并相应地调整其防御结构。和平红利已经耗尽,各国社会必须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安全现实。只有通过统一战线和充足的防御能力,西方联盟才能遏制俄罗斯的侵略,并确保欧洲的长期和平。
建议 - 计划 -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