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比较中的区域经济评估:美国、欧盟、德国、亚洲和中国 | Xpert 分析
Xpert 预发布
语言选择 📢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3日 / 更新日期:2025年11月23日 – 作者:Konrad Wolfenstein
仅增长0.2%:德国在G20成员国中垫底——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对比。
价值2100亿欧元的产能被毁:德国工业的无声损失
当前的经济数据显示,世界正呈现出日益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亚洲市场充满活力,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冲突,仍贡献了全球约60%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正在寻求发展方向。尤其是美国,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尽管商界领袖对未来充满信心,但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消费者信心却跌至历史低点。
欧洲的形势更为严峻,尤其是德国。这个曾经的欧盟引擎正面临沦为二十国集团(G20)中长期落后者的危险。由于预计经济将停滞不前、投资下降以及经济信心空前低迷,德国正面临着一场可能危及未来数年繁荣的根本性结构危机。
这份综合比较报告分析了美国、欧盟、德国、亚洲和中国的关键经济因素。报告探讨了保护主义、通货膨胀和技术变革如何重塑权力格局,以及哪些地区将在2025年后变得更加强大。
令人惊讶的转变: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对美国持积极态度的人数。
2025 年标志着全球经济秩序的转折点:亚洲正作为无可争议的增长引擎奋勇向前,而西方则正努力应对深刻的结构性危机和对现实的分裂认知。
当前的经济数据显示,世界正呈现出日益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亚洲市场充满活力,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冲突,仍贡献了全球约60%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正在寻求发展方向。尤其是美国,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尽管商界领袖对未来充满信心,但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消费者信心却跌至历史低点。
欧洲的形势更为严峻,尤其是德国。这个曾经的欧盟引擎正面临沦为二十国集团(G20)中长期落后者的危险。由于预计经济将停滞不前、投资下降以及经济信心空前低迷,德国正面临着一场可能危及未来数年繁荣的根本性结构危机。
这份综合比较报告分析了美国、欧盟、德国、亚洲和中国的关键经济因素。报告探讨了保护主义、通货膨胀和技术变革如何重塑权力格局,以及哪些地区将在2025年后变得更加强大。
美国:在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中保持谨慎乐观
2025年11月,美国经济前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尽管美国商界领袖普遍对2025年持乐观态度——65%的人对国民经济持积极看法,与上一年相比有显著增长——但消费者层面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估
美国经济预计在2025年增长1.8%至1.9%,2024年增速为2.8%。美联储已下调利率,并将目标中性基准利率设定在3.25%。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通胀率仍高于目标水平,达到2.7%,这正在削弱家庭购买力。
消费者信心暴跌:11月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1.0点,接近2022年6月创下的历史低点50。持续一个多月的政府停摆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尤其令人担忧的是:61%的美国人认为生活成本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59%的人认为通货膨胀也是如此。
首席执行官们则明显更为乐观:87%在美国的德国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的业绩将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70%的公司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81%的公司预计就业人数将保持稳定或增长。企业乐观情绪与消费者悲观情绪之间的这种巨大差异令人瞩目。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
美国民众对全球经济的看法显著恶化。仅有29%的美国商界领袖对全球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而对国内经济持乐观态度的商界领袖比例高达65%,两者相差36个百分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57%的美国民众反对统一征收10%的关税。
有趣的是,全球范围内,认为中国对世界具有更积极影响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49% 对 46%)。而认为美国是全球积极力量的人数比例则从特朗普当选前的 77% 下降至 63%。
欧盟:尽管面临结构性挑战,仍实现温和复苏
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估
2025年前三个季度,欧盟经济表现超出预期,主要原因是出口企业提前应对关税上调。预计2025年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率均为1.4%,2027年将小幅上升至1.5%。
商业信心呈现改善迹象:2025年10月,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景气指数(ESI)均有所上升,欧盟上升1.0点至96.7,欧元区上升1.2点至96.8。然而,仅有26%的企业认为自身经营状况“良好”,而25%的企业则认为经营状况“糟糕”。
通胀率正回归目标水平:欧元区通胀率将在2025年降至2.1%,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2%左右波动。整个欧盟的通胀率预计在2025年为2.5%,并在2027年降至2.2%。失业率将保持稳定在5.9%。
投资依然是薄弱环节: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6%,较预期大幅下调0.8个百分点。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持续不确定性正在抑制投资活动。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
欧洲企业家对全球经济的担忧程度高于对本地区经济的担忧。87%的欧洲首席执行官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进行并购——这表明他们需要积极寻求增长机会,而不是被动等待经济整体回暖。
欧盟意识到自身越来越容易受到美国贸易政策和中国竞争的影响。四分之三的公司表示,关税对其业务造成了中度至显著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被视为对欧洲出口市场日益增长的威胁,尤其是在进口商品价格更低的情况下。
🎯🎯🎯 受益于 Xpert.Digital 全面的五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服务包 | BD、研发、XR、PR 和数字可视性优化
Xpert.Digital 对各个行业都有深入的了解。 这使我们能够制定量身定制的策略,专门针对您特定细分市场的要求和挑战。 通过不断分析市场趋势并跟踪行业发展,我们可以前瞻性地采取行动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结合,我们创造附加值并为客户提供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这里:
2025年全球经济前沿——从德国停滞到亚洲活力
德国:经济停滞和结构性危机
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估
德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危机。在经历了两年衰退(2023年下降0.9%,2024年下降0.5%)之后,预计2025年仅能实现0.1%至0.2%的微弱增长。欧盟委员会预测,2025年德国经济将接近完全停滞,增长率仅为0.2%,2026年则有望达到1.2%。
商业预期黯淡:仅约八分之一的公司预计前景“相当乐观”,而三分之一的公司则担心前景“相当不利”。49个商业协会中有31个认为当前形势比一年前更糟。计划裁员的公司(28%)首次超过了计划新增就业岗位的公司(19%)。
问题具有多样性和结构性:
- 工业危机:形势严峻,自 2020 年以来,产能下降了 2100 亿欧元。工业产品的生产者价格自 2020 年以来上涨了 40%,而出口价格仅上涨了 20%——这是巨大的竞争劣势。
- 投资危机:十分之四的公司计划在2025年减少投资。2024年建筑投资下降了近4%,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2%。
- 高昂的成本:能源、劳动力和过度官僚主义正在阻碍国际竞争力。
- 政治不确定性:政府真空和即将到来的选举导致投资者越来越不愿意投资。
预计到2025年,失业率将升至6.3%,失业人数将接近300万。尽管购买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家庭行为谨慎,私人消费仍将保持低迷。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
德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外部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在基准情景下可能使德国GDP下降0.6%,在负面情景下则可能下降高达1.2%。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德国尤其容易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2025年的出口预期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在汽车和金属行业。德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使其在欧盟排名中位列中下行,在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中排名垫底。
尽管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亚洲仍是全球增长的引擎
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估
到2025年,亚洲仍将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预计该地区经济增长率为4.5%,约占全球经济增长的60%。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从2024年的36.1%增至2025年的36.4%,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甚至将从48.1%增至48.6%。
各个国家的表现体现了其韧性:
- 印度:2025年增长6.6%,2026年增长6.2%——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增速最快
- 越南:增长6.6%(该地区最高),主要受强劲的工业活动推动。
- 新加坡: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出人意料地强劲,达到4.2%,因此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修正为“约4.0%”。
- 印尼:增长率4.8-5.1%
- 菲律宾:增长率5.3-6.0%
韧性由以下几个因素支撑:
- 关税上涨前提前完成的出口
- 人工智能驱动的投资,尤其是在韩国和日本。
- 区域内供应链的重新调整
- 许多国家放松货币政策
然而,疲软的迹象也显而易见: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尚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零售额虽然增长,但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
亚洲经济体日益成为全球贸易冲突的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尽管上调了经济前景,但由于关税形势可能继续演变并恶化,亚洲经济前景依然脆弱。
东盟国家面临着在美国市场准入和中国投资流入之间寻求平衡的难题。贸易紧张局势已将东盟五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4.6%下调至4.1%。越南和柬埔寨等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尽管面临挑战,亚洲正利用这一形势:随着生产和采购在区域内转移,亚洲内部贸易强劲增长。这加强了区域一体化,并降低了该地区对西方市场的依赖。
中国:结构转型放缓
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估
2025年11月,中国经济发出喜忧参半的信号,增速持续放缓。2025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为一年来最低增速。预计2025年全年增速为4.8%至5.0%,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仍然可实现。
10月份的经济指标显示出疲软态势加剧:
- 工业生产:仅增长4.9%(低于9月份的6.5%)
- 零售额:增长2.9%,为数月以来最低水平
- 固定资产投资:-12.2%(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 出口额:-1.1%(数月来首次下降)
结构性挑战依然构成负担:
- 房地产危机: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3.9%。全国房价下跌,主要城市房价下跌0.8%,中等城市房价下跌3.4%。目前,房地产行业约占GDP的15%(2015年为30%)。
- 消费者信心疲软: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接近历史低位。家庭储蓄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 私人投资疲软:由于利润率低和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企业仍然犹豫不决。
然而,积极的因素带来了希望:
- 高科技制造业:先进领域表现强劲
- 服务业:增长强劲,服务型支出实现年度最强劲增长
- 财政政策:2025 年财政支持将达到 GDP 的约 1.6%,并已宣布进一步的激励措施。
高盛上调了其经济增长预测:2025年为5.0%,2026年为4.8%,2027年为4.7%,远高于市场普遍预期。这一预测基于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的预期,预计中国出口将实现每年5-6%的增长。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
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贸易环境。美国加征的关税对中国出口造成了显著影响,世界银行警告称,到2026年,中国出口增速将放缓。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0,低于扩张区间。
为此,中国正在加强区域贸易: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显著增加。为弥补损失,中国正日益将出口转向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
中国领导层正着眼于结构性转型而非短期刺激,制定了“十五”规划(2026-2030年),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传统产业(金属、化工、纺织)的现代化
- 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增长
- 技术和科学独立性
这一战略反映出中国经济正从债务驱动型扩张转向更稳健、更高质量的增长模式。尽管面临外部冲击,中国仍谨慎乐观地认为,通过国内刺激措施,中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
总体比较分析
各地区对2025年底经济形势的看法显示出在预期、挑战和战略重点方面存在根本差异:
- 增长动态:亚洲(4.5%)和中国(4.8-5.0%)继续主导全球增长,而发达经济体则明显落后:美国(1.8%)、欧盟(1.4%)、德国(0.2%)。
- 主要担忧:在美国,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企业则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结构性竞争力、高能源成本和投资疲软是主要担忧。亚洲正通过区域一体化来应对贸易紧张局势,而中国则正在经历一场有计划的结构转型。
- 贸易政策:美国关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一个不稳定因素。这对德国和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造成了尤为严重的打击,而东盟国家则需要在进入美国市场和吸引中国投资之间寻求平衡。
- 商业信心:企业信心与消费者信心差距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德国正经历着历史低位的商业信心。尽管有政治支持,中国仍面临消费者信心持续疲软的困境。亚洲展现出最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 战略方向:美国专注于人工智能投资和保护主义,欧洲迫切寻求通过交易和改革来刺激增长,德国迫切需要结构性改革,亚洲致力于贸易关系多元化和加强区域一体化,中国正在有意识地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生产转型。
2025 年全球经济的特点是充满活力的亚洲经济体与停滞不前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而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又使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您的全球营销和业务发展合作伙伴
☑️我们的业务语言是英语或德语
☑️ 新:用您的国家语言进行通信!
我很乐意作为个人顾问为您和我的团队提供服务。
您可以通过填写此处的联系表,或者直接致电+49 89 89 674 804 (慕尼黑)。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wolfenstein ∂ xpert.digital
我很期待我们的联合项目。
☑️ 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规划和实施方面的支持
☑️ 创建或调整数字战略和数字化
☑️国际销售流程的扩展和优化
☑️ 全球数字 B2B 交易平台
☑️ 先锋业务发展/营销/公关/贸易展览会
我们在业务开发、销售和营销方面的全球行业和经济专业知识
行业重点:B2B、数字化(从AI到XR)、机械工程、物流、可再生能源和工业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这里:
具有见解和专业知识的主题中心:
- 全球和区域经济、创新和行业特定趋势的知识平台
- 收集我们重点领域的分析、推动力和背景信息
- 提供有关当前商业和技术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地方
- 为想要了解市场、数字化和行业创新的公司提供主题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