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用途:武器还是工具?这项令人着迷的双重技术为德国带来数十亿美元收益
Xpert 预发布
语言选择 📢
发布日期:2025 年 8 月 15 日 / 更新日期:2025 年 8 月 15 日 – 作者: Konrad Wolfenstein
军民两用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繁荣
### 从海湾到战场:大众、康迪等公司如何征服军火工业 ### 转折点后的淘金热:为什么连印刷机制造商现在也押注坦克 ### 德国新晋亿万富翁: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国防初创公司 ### 战争人工智能:像 Helsing 这样的德国公司如何彻底改变军事技术 ###
无声的繁荣:德国工业的爆炸式增长 – 并永远改变了我们的经济
德国经济格局正在发生转变。传统行业在不确定性中苦苦挣扎,而一个特殊行业却正经历着真正的繁荣:军民两用领域。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了既可用于民用又可用于军用的技术和产品这一利润丰厚的产业。这种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远超德国的战略意义。
“双重用途”是指具有双重用途的商品,包括软件和技术。它们既可以用于和平的民用用途,也可以用于军事或安全相关用途。在民用创新与军事应用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的时代,这种灵活性使其尤为宝贵。
市场爆炸式增长
数据不言自明:近年来,欧洲军民两用产品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2019年和2020年,获批出口总额仅为310亿欧元,而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惊人的573亿欧元。这意味着短短两年内,军民两用产品出口额增长了84%以上,目前已占欧洲出口总额的2%。
这一显著发展也反映在德国的出口数据上。德国已成为欧洲领先的军民两用产品出口国,并且该领域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对电信、信息安全和密码分析等高价值技术领域的关注度很高,仅这些领域就占德国军民两用产品总销售额的45%。
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占总量的24%)和中国(占19%)。这一分布表明,德国军民两用技术如何影响全球强权政治的紧张局势,并因此成为经济战略考量的工具。
风险投资发现国防领域
与出口繁荣并行,融资格局也在经历一场变革。面向军民两用和国防科技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2018年以来,德国在该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达10亿美元,成为欧洲领先国家。相比之下,美国同期的投资额为1300亿美元,凸显了美国市场的巨大规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发展,德国国防科技行业的投资额略高于8亿欧元。这些数字凸显了投资者对该行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日益增强。KfW在其《风险投资市场趋势》报告中预测,受当前地缘政治市场环境的影响,2025年网络安全和军民两用技术将迎来进一步强劲的增长机遇。
投资者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机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超过半数的受访德国风险投资家预计网络安全领域将拥有非常强劲的增长机会,而对人工智能的热情也似乎有增无减。
德国军民两用领军企业:从初创企业到跨国公司
国防科技领域的新独角兽
德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已经创造了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总部位于慕尼黑的Helsing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成为欧洲最有价值的国防科技初创公司之一。该公司由Torsten Reil、Niklas Köhler和Gundbert Scherf于2021年创立,专注于为安全和国防领域提供人工智能能力。
Helsing 凭借其“软件优先”的理念,书写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该公司开发用于军事应用的实时数据融合系统,连接主战坦克、无人机和喷气式飞机的传感器,即使在 GPS 故障或电子战等最具挑战性的条件下,也能为士兵提供清晰的态势感知。
凭借 Altra 软件、Cirra 和 Centaur AI 飞行员等产品,Helsing 已将自己定位为欧洲武装部队的主要人工智能供应商。该公司还开发了自己的硬件平台,包括 HF-1 和 HX-2 无人机平台以及 SG-1 Fathom 自主水下无人机。
2025年6月,Helsing完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6亿欧元融资,估值达到120亿欧元,成为“十角兽”企业。Prima Materia、Lightspeed Ventures、Accel和General Catalyst等投资者的加入,凸显了国际社会对这家德国国防科技初创企业的信心。
第二家德国国防科技独角兽公司是量子系统公司(Quantum Systems),总部位于上巴伐利亚州吉尔兴。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已从一家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小众供应商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炙手可热的厂商。该公司的无人系统配备了人工智能支持的图像识别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目前已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乌克兰的武装部队中服役。
Quantum Systems 在 2025 年完成了 3.1 亿欧元的融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成为独角兽。该公司拥有约 450 名员工,在洛杉矶、澳大利亚、乌克兰、布加勒斯特设有办事处,并计划进一步扩展到西班牙。
Quantum Systems 的无人机兼具长飞行时间和垂直起降能力,非常适合无跑道侦察任务。该公司已与 Hensoldt 等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发集成传感器解决方案。
传统军火巨头成为军民两用领域的先驱
除了新兴初创企业外,老牌德国国防企业也已成为军民两用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莱茵金属公司在2023年销售额约72亿欧元,位居德国国防工业首位。
这家总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公司已不再仅仅是一家纯粹的国防承包商。莱茵金属还生产各种汽车零部件,其约65%的收入来自国防领域。其产品组合包括装甲履带车辆、武器弹药、防护系统和防空系统。
莱茵金属公司对未来技术的探索尤其引人注目。该公司凭借KF51“豹”式主战坦克实现了技术突破,该坦克集成了130毫米滑膛炮、主动防护系统以及先进的指挥和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
莱茵金属电子解决方案部门在无人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致力于战术侦察无人机和无人机防御系统的研究。该公司与欧洲导弹集团德国分公司合作研发了一款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已成功测试,为防空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亨索尔特股份公司 (Hensoldt AG) 是一家立足国防和安全领域的科技集团,专注于为军事和民用安全应用提供先进的传感器和电子系统。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分为四大领域:雷达系统和传感器、电子战和航空电子设备、光电系统以及客户服务和支持。
亨索尔特在雷达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开发了用于非管制空域的MIMO雷达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动态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这项技术使雷达传感器能够在不改变物理天线尺寸的情况下虚拟地增加其信号接收孔径。
该公司还开发了先进的夜视设备、激光测距仪和光电瞄准系统。这些技术不仅可用于军事,还可用于民用,例如协助视障人士。
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代表了欧洲在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该公司参与了欧洲多个重大国防项目,包括未来作战空中系统(FCAS)。该系统目前是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国防项目,旨在实现作战飞机、导弹和自动驾驶飞机的联网。
作为阿丽亚娜运载火箭及多种卫星型号的生产商,空客是军用卫星业务的重要参与者。该公司正积极与泰雷兹公司和莱昂纳多公司等其他欧洲公司整合其太空业务,以在太空领域建立战略联盟。
枢纽安全和防御 – 建议和信息
安全与国防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当前信息,以有效地支持公司和组织在欧洲安全和国防政策中的作用。在与中小企业连接工作组的密切相关的情况下,他特别促进了中小型公司(SME),特别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防领域的创新力量和竞争力。作为中心接触点,枢纽在中小型企业和欧洲国防战略之间建立了决定性的桥梁。
适合:
军民两用繁荣: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新型军备经济 – 德国如何成为军民两用国家
工业集团发现国防业务
传统企业的重大转变
德国安全政策的转折点在德国工业领域引发了显著的连锁反应。几十年来专注于民用市场的公司突然发现了利润丰厚的军火业务,并将其作为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正式确认进军国防工业的计划。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宣布,鉴于当前的全球形势,大众汽车正在讨论进军国防工业。莱茵金属首席执行官阿明·帕珀格表示,大众位于奥斯纳布吕克的工厂非常适合转型为军工生产,尤其适合生产步兵战车。
该工厂此前生产敞篷车和小型车,未来可能转型生产军用车辆。莱茵金属公司也对大众汽车的其他工厂表现出兴趣,例如德累斯顿工厂。这一发展表明,国防开支的增加正在为此前与国防领域毫无关联的公司创造新的商机。
海德堡印刷机械集团是首批进军国防领域的传统工业集团之一。该公司与国防公司Vincorion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海德堡印刷机械集团将为军事应用提供能源控制和分配系统。
对于海德鲁而言,这是其在国防领域的首个项目。首席执行官尤尔根·奥托强调,国防工业如今为那些寻求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开拓新业务领域的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公司计划理想情况下在年底前宣布三至四个新的国防合作伙伴关系。
包括国防业务在内的工业部门预计未来三年将创造至少1亿欧元的收入,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国防业务。这一消息促使海德鲁股价大幅上涨逾36%。
德国最大的汽车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目前正与莱茵金属公司合作,将之前用于汽车技术的工厂用于国防用途。该公司生产武器零部件,并利用其在汽车领域的技术专长用于军事应用。
采埃孚集团 (ZF Friedrichshafen) 提供其专门用于国防生产和军用驱动系统转换的工厂。该公司充分利用其在军用车辆和系统传动和驱动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
施瓦本机械工程公司通快公司首次专注于无人机防御激光武器的研发和生产。此次进军先进军事技术领域,表明技术型中型企业也在国防领域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科技公司作为双重用途行为体
西门子是德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140多年来一直是国防领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提供专为国防工业设计的PLM系统、Siveillance等监控系统,并为海军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提供工程支持。
西门子已向北约国家、德国和其他友好国家交付了150多艘潜艇,并正与IBM合作开展“大力神”项目,以实现德国联邦国防军的IT现代化。该公司还运营着一个专门的研究中心,致力于军民两用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德国软件公司SAP专门开发满足军方需求的IT解决方案。其产品组合包括成本、物料和态势感知管理软件,以及国防和安全领域的专业解决方案。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供应军民两用涂料和塑料,并明确指出其在各种军事应用方面的优势。该公司充分利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将其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领域。
创新驱动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军民两用领域之一。德国通过《对外贸易与支付法》和《对外贸易与支付条例》实施欧盟军民两用管制,并由联邦经济事务和出口管制局负责许可和执法。
德国新联合政府将生物技术视为未来几年对德国经济做出贡献的关键产业之一,并承诺大力投资该领域。许多生物技术进步,例如基因工程或病原体研究,本质上都具有双重用途。
管制货物包括某些病原体、毒素、用于生产危险活性物质的基因序列、CRISPR-Cas等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可转换为非法生产生物制剂的设备,例如发酵罐或冷冻干燥机。
先进生物技术日益普及、知识全球传播以及研究流程数字化,进一步加剧了风险。这些发展对传统上针对实物商品的出口管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作为关键的军民两用技术
人工智能已成为最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之一。德国企业正在大力投资民用和军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例如,德国联邦国防军在电子战营912下设有一个创新型人工智能实验室,专门研究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嵌入式人工智能直接集成到硬件或软件系统中,无需互联网连接即可实现自主操作和实时决策。这类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民用安全和军事防御领域,用于威胁检测、跟踪和识别。
在国防领域,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战斗机、无人机、直升机和海军舰艇。通过细粒度的像素分析,人工智能能够精确解读图像,并支持在恶劣天气或远距离等挑战性条件下的决策。
Guardion 等系统实时收集并分析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以检测无人机袭击等威胁并自动启动应对措施。Palantir 被世界各地的军队使用,并分析来自各种来源的海量数据以支持决策。
监管与挑战
军民两用领域的爆炸式发展带来了重大的监管挑战。欧盟通过第2021/821号条例建立了新的法律框架,并定期更新。附件一的最新更新于2024年11月8日生效。
作为修订《对外贸易与支付条例》的第21号条例的一部分,德国大幅扩展了国家注册的两用产品清单。许多新兴技术产品已被添加到出口清单的B部分,现在需要获得许可。
这一发展凸显了促进创新与安全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企业必须立即核实其出口商品是否符合许可证要求。欧盟委员会早在2021年就已表示担忧,担心各国的管制措施可能导致出口管制制度杂乱无章。
国际层面和地缘政治意义
德国军民两用行业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运营。德国军民两用产品的主要目的地是美国和中国,这使得德国出口商面临更大的风险。
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或加强美国转口管制,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欧盟出口商。与此同时,欧洲监管机构也可能对输华产品采取更为严格的审批措施。
北约已设立10亿欧元风险投资基金,用于资助相关技术,凸显了该领域的战略重要性。这一进展表明,军民两用技术正成为地缘政治的工具。
未来前景和增长潜力
德国军民两用领域的未来前景极其乐观。德国风险投资家预计,2025年网络安全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将迎来尤为强劲的增长机遇。超过半数的受访投资者预计网络安全领域将迎来极高的增长机遇。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量子战略,旨在到2030年使欧洲成为量子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到2040年,该领域预计将创造数千个高技能工作岗位,总价值超过1550亿欧元。
尤其是光子学行业,其增长势头尤为惊人。德国拥有1000多家光子学公司,员工总数达19万名,2023年营收将增至约540亿欧元。高达73%的出口率彰显了德国光子学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德国政府通过深度科技与气候基金支持这一发展,该基金总额高达10亿欧元,期限为25年。初创企业可获得100万至3000万欧元的融资。
德国军民两用领域前景光明。卓越的技术、战略伙伴关系以及日益增长的政治支持,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理想的条件。与此同时,这一发展也需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相关的伦理和安全挑战。德国有机会成为军民两用领域的领先国家,兼顾经济和战略利益。
建议 – 计划 –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