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短缺?“迷你工作陷阱”如何成为德国经济的系统性阻碍?
Xpert 预发布
语言选择 📢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2日 / 更新日期:2025年11月12日 – 作者:Konrad Wolfenstein
隐藏的潜力:为什么450万“迷你职业者”可能是解决我们技术工人短缺问题的答案
女性面临的隐形陷阱:为什么兼职往往会导致老年贫困——为什么现在看来彻底改革势在必行
对德国数百万人来说,兼职被视为一种灵活的赚取额外收入的方式,或一条轻松进入职场的途径。然而,在这种广受欢迎的兼职模式背后,却隐藏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并日益成为德国经济的系统性障碍。尽管商业协会强调兼职对企业和员工的益处,但大量研究却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固守现有的兼职模式正在让德国付出惨痛的代价,削弱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剧技术工人短缺的困境。
这一结构性问题的规模极其庞大:约有700万人从事边缘性工作,其中约450万人仅靠此谋生。尤其是在零售和餐饮等行业,这种“迷你工作”已根深蒂固,并明显取代了缴纳社保的正规全职工作。这种趋势造成了严重且多方面的后果:它导致社保基金每年损失数十亿欧元,阻碍了生产力的提升,并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本——尤其是女性的人力资本,对她们而言,“迷你工作”往往成为职业生涯的死胡同,使她们面临晚年贫困的风险。
最近,由基民盟提出的一项提案引发的辩论,凸显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在数十万个技术工人岗位空缺的情况下,德国是否还能负担得起这种奢侈?本文揭示了其中的经济联系,驳斥了似是而非的论点,并论证了为何对边缘就业进行根本性改革并非仅仅是社会政策的脚注,而是关乎德国未来作为商业中心生存能力的经济政策必然要求。
适合:
当劳动力市场政策成为经济负担时:为什么坚持现状对德国来说代价高昂。
围绕德国边缘就业未来走向的争论,揭示了德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根本性设计缺陷,其影响远不止于社会政策层面。那些捍卫现有“迷你就业”模式的人,要么忽视了宏观经济背景及其对德国经济表现的负面影响,要么是出于投机取巧。这场由基民盟议员斯特凡·纳克发起的辩论,暴露了德国经济模式中一个多年来造成巨大损害的关键缺陷。
结构问题的定量维度
原始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德国“迷你工作”现象的规模。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共有702.3万人在“迷你工作中心”登记从事边缘性就业,其中676.4万人在商业部门,25.8742万人在私人家庭。在这些“迷你工作”从业者中,约有440万至450万人以此为唯一收入来源,约占所有就业人员的11.4%。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劳动人口被困在原本旨在作为临时解决方案或补充收入的雇佣关系中。
这些边缘就业关系的分布极不均匀。在零售业,310万员工中约有80万人从事零工,约占26%。汽车贸易、维修和保养行业以115.9万零工从业者位居榜首,其次是酒店餐饮业,有94.6647万零工从业者。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10人)的情况尤为严峻,近40%的员工从事零工,而大型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0%。
生产性工作岗位的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微型工作制度最严重的负面影响或许在于它系统性地取代了需要缴纳社保的正规全职工作。就业研究所的多项综合研究表明,微型工作并非对正规就业的补充,而是取而代之。具体而言,在员工人数少于十人的小型企业中,新增的微型工作岗位平均会取代半个需要缴纳社保的全职岗位。
如果将这一现象推及整个经济体,仅小型企业中的微型工作就取代了大约50万个需要缴纳社会保障金的工作岗位。这种取代并非理论假设,而是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的。2003年,微型工作的收入门槛从325欧元提高到400欧元后,微型工作从业者的数量从约400万跃升至600多万。这一增长并未伴随整体就业的相应扩张,而是将原本稳定的雇佣关系转化为边缘性就业。
零售、酒店、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在这些行业中,微型工作岗位的增长与正规工作的减少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种发展趋势非常成问题,因为正规工作岗位通常比微型工作岗位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更好的技能利用率和更高的工资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负担
微型就业政策的财政影响给公共预算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虽然受社会保障缴费约束的雇员与雇主共同缴纳约占其总工资40%的社会保障金,但微型就业者的这一比例仅为28%。雇主需缴纳13%的固定医疗保险费和15%的固定养老保险费。微型就业者无需缴纳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失业保险,只需缴纳3.6%的养老保险费(除非已申请豁免)。
2014年,社会保障收入缺口已超过30亿欧元。鉴于低收入人群数量增加和收入门槛提高,如今的缺口很可能远高于此。这些结构性收入损失削弱了社会保障的财政基础,而人口结构变化本身就已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压力。
此外,还有基本收入保障的负担。由于从事边缘性工作(兼职)的人没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一旦失业,他们就直接需要依靠基本收入保障。在新冠疫情危机期间,这一点尤为突出,当时有87万从事边缘性工作的人失去了工作。从事边缘性工作的人失业的概率大约是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人的十二倍。这种极易受危机影响的脆弱性给市政和联邦预算带来了不稳定的负担。
浪费的附加值和受阻的生产力
微型就业制度最严重的经济后果或许在于其浪费了经济增长潜力,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模型计算有力地证明了现有制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改革能够废除微型就业,同时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缴款,到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72亿欧元,并创造16.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这些增长潜力源于多种机制。首先,从零工过渡到正规的兼职或全职工作通常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零工往往与低于员工技能水平的非技术性工作相关。从经济角度来看,一位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合格专业人士如果长期从事零工,就是在浪费其人力资本。
其次,微型工作制度既阻碍了工时的延长,也阻碍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556欧元的收入门槛是一个显著的障碍,因为超过这个金额会导致社会保障缴款大幅增加约20%。这会惩罚加班,并造成不利影响。即使增加工时在经济上更有利,员工也希望如此,但雇员和雇主都倾向于将收入维持在这个上限之内。
适合:
迷你工作陷阱的性别差异
微型就业问题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影响远不止于平等问题,更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在完全从事边缘性工作的人群中,约有65%是女性。而在主要从事微型就业的人群中,女性比例更高,达到三分之二。女性在微型就业中的高比例并非偶然,而是由结构性因素决定的。
对于女性而言,尤其是休完产假后的女性,兼职往往是职业发展的死胡同。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较少的工作时长看似具有优势,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弊端。即使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女性,在长期从事兼职工作后,也不再被视为技能娴熟的专业人士。她们在后续求职面试中的议价能力远逊于其他同等条件的求职者。
只有约40%的只从事兼职工作的女性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并缴纳社会保障金。在这些成功转型的女性中,近三分之二在新工作中的净收入不足1000欧元。即使是全职员工,也有超过28%的人面临同样的问题。这种收入损失会持续到老年,导致老年女性陷入系统性贫困。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种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利因素浪费了大量潜在的技术工人。鉴于许多行业都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德国根本无法承受雇用合格女性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奢侈。研究表明,提高个人社会服务行业的薪酬和工作条件,以及将兼职工作转为缴纳社会保障金的正式工作,不仅可以消除性别不平等,还能缓解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我们在欧盟和德国的业务开发、销售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
行业重点:B2B、数字化(从AI到XR)、机械工程、物流、可再生能源和工业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这里:
具有见解和专业知识的主题中心:
- 全球和区域经济、创新和行业特定趋势的知识平台
- 收集我们重点领域的分析、推动力和背景信息
- 提供有关当前商业和技术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地方
- 为想要了解市场、数字化和行业创新的公司提供主题中心
用改革取代似是而非的争论:这才是德国重新思考“迷你工作”的方式
技能短缺带来的经济成本
德国的“迷你工作”制度与技术工人短缺之间的联系比乍看之下更为直接。多项研究估计,这种短缺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490亿至860亿欧元之间。2023年,仍有57万个职位空缺。与此同时,超过400万人完全从事“迷你工作”,其中许多人拥有合格的职业培训。
兼职工作严重剥夺了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劳动者。它们促使人们倾向于维持边缘化的工作,而不是增加工时或接受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有孩子的母亲来说,兼职工作往往是她们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唯一途径,因为托儿基础设施匮乏,或者能够维持生计的正规兼职工作十分稀缺。
微型工的高流动率(63%,而正式员工的流动率仅为29%)导致企业在招聘和培训方面投入更多成本。由于微型工被视为临时性雇佣关系,企业对他们的后续培训投入较少。这阻碍了员工通过经验积累提高生产力,并进一步加剧了技术工人短缺的局面。
适合:
防守方的机会主义算计
德国零售联合会和德国酒店餐饮协会(Dehoga)等机构对“迷你工作”制度的强烈捍卫,从经济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尽管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存在问题。对于特定行业和企业而言,“迷你工作”确实能带来短期经济效益。与常规就业相比,其总体劳动力成本更低,工作时间安排更灵活,管理也更简便,这些都使得“迷你工作”对雇主颇具吸引力。
德国零售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斯特凡·根特认为,零售业的80万兼职员工对于应对中午和傍晚的行业高峰时段至关重要。如果这部分劳动力突然消失,将无法得到弥补。在最糟糕的情况下,零售商将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随时提供以往的服务水平。
德国酒店餐饮协会(Dehoga)总经理桑德拉·瓦尔登警告说,过去对“迷你工作”的打压已经导致这类工作岗位消失或转向非正式就业。她认为,“迷你工作”对酒店餐饮业至关重要。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中小企业部门负责人、联邦政府中小企业事务专员吉塔·康内曼也强调,中小企业及其员工需要“迷你工作”,她认为这种模式既吸引人又简单易行。
然而,这种论点忽略了该体系的整体经济成本。在单个公司层面看似合理的做法,最终会导致整体经济的次优结果。小型雇主较低的人员成本会被较低的生产率、较高的员工流动率以及社会保障缴款损失带来的宏观经济成本所抵消。雇主获得的灵活性优势是以该体系给雇员带来的不灵活性为代价的。
适合:
将未申报的工作作为似是而非的论点
一些协会提出的“取消兼职会导致非法就业增加”的论点经不起推敲。事实上,兼职制度本身就可以用来掩盖非法就业,只需将其中一小部分工作合法地归类为兼职,就能有效地逃避监管。
国际上有很多国家没有类似的“迷你工作”制度,但并未出现普遍存在的非法就业现象。关键因素并非是否存在具有特殊地位的边缘化雇佣关系,而是健全的税收制度、有效的监管以及具有吸引力的合法就业选择。
德国提高最低工资的经验表明,人们担心的大规模非正规就业并未出现。即使税金和社保缴款会减少员工的实际收入,他们仍然珍视正规就业带来的社会保障和法律透明度。因此,声称“迷你工作”是防止非正规就业的必要手段的说法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点,它掩盖了那些鼓吹者的真实动机。
国际视角与改革模式
放眼德国以外,我们会发现德国的“迷你就业”制度在国际上实属罕见。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并没有类似的针对边缘就业的专项法规。相反,它们依靠其他手段来支持低收入群体并激励人们就业。
英国的“工作税收抵免”制度将最低工资与所得税体系中嵌入的基于税收的工资补贴相结合。该制度鼓励每周工作16小时或以上,并通过递减的抵免率创造真正的就业激励。美国的“劳动所得税抵免”制度被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扶贫项目之一。它惠及2300万个家庭,总额达640亿美元,并通过税收抵免奖励劳动。该抵免额最初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最后逐步减少。
法国的“积极团结收入”(Revenu de Solidarité Active)展示了联合工资制度的运作方式。在过渡到就业时,社会救助金仅扣除38%而非100%,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工作激励。所有这些制度都避免了形成一个拥有自身规则和激励机制的平行工作世界。
德国的改革方案
要对德国的边际就业制度进行面向未来的改革,必须结合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应取消微型工作的特殊地位,代之以每月收入从零欧元到至少1800欧元的滑动过渡区。在该过渡区内,社会保障缴款比例将从零线性增长至约20%,从而消除目前微型工作门槛处缴款比例的急剧下降。
借鉴美国劳动所得税抵免制度的负所得税体系,可以直接扶持低收入群体,而不会像现行制度那样产生损害就业的激励机制。该体系可以利用现有的税务机构基础设施实施,从而避免建立新的官僚机构。
2022年引入的最低工资收入门槛动态调整机制应继续维持。这可以避免因最低工资上涨而引发结构性问题。此外,应推行针对边缘就业人员的强制性培训计划,以确保此类就业能够真正成为通往正规就业的跳板。
将“迷你就业者”转为需缴纳社保的正式员工的公司,可获得转岗奖金或税收优惠。这将直接激励企业进一步培养“迷你就业者”,并为他们开拓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前景。
改革的财政影响
模型计算表明,全面改革初期会产生财政成本,但中期有望实现自给自足。到2041年,公共部门新增收入将超过改革的财政成本。由于缴费人数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将会增加,而基本收入保障和其他转移支付的支出可能会减少。
一项取消微型工作特殊地位并同时将收入浮动上限提高至1800欧元的改革,从长远来看,最多可减少92600名失业人员。兼职和全职就业都将显著增加,而边缘就业则会大幅下降。总体而言,预计就业岗位将增加约68900个全职等效岗位。
贝塔斯曼集团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GDP将增长72亿欧元,并新增16.5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增长将得益于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配置的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摩擦的减少。低技能工人和单亲父母尤其将从这项改革中受益。
封锁的政治经济学
尽管经济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了微型就业制度的弊端,但为何至今仍未进行根本性改革?这个问题直指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在微型就业比例较高的行业中,雇主的利益高度集中,这与整体经济和受影响员工的分散利益形成鲜明对比。德国零售联合会和德国酒店餐饮协会(Dehoga)等组织可以动员其成员,向政界人士施加压力。
在雇员方面,从事边缘性工作(零工)的人员缺乏类似的代表机构。工会对这一群体的影响力有限,因为许多零工人员并未加入工会。受影响的人员往往看到该制度带来的短期好处,例如他们的净收入与总收入相同,并且可以享受配偶的医疗保险。然而,诸如晚年贫困和职业发展机会受限等长期劣势却被低估或忽视。
各政党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因为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任何改革都会造成利益冲突。然而,当前的辩论表明,即使在基民盟/基社盟内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体制需要改革。斯特凡·纳克的倡议得到了社民党、绿党、左翼党和威尔第工会的支持,这或许能为变革打开一扇窗。
需要进行范式转变
经济分析清楚地表明,德国的“迷你就业”制度弊大于利。它取代了生产性工作岗位,削弱了社会保障,浪费了人力资本,阻碍了经济增长,并加剧了性别不平等。个别行业短期内的商业利益远不及长期的宏观经济成本。
对德国而言,可持续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必须以对员工有利的方式组织工作,提供社会保障,并创造职业发展机会。同时,它还必须赋予企业必要的灵活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官僚主义。国际经验表明,无需实行小型就业制度也能实现这一点。
改革微型就业监管条例并非无关紧要的社会政策问题,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德国无法承受继续让数百万人从事这种原本作为例外却已成为常态的就业形式。经济关联显而易见,研究也已证实改革对经济表现的积极影响。任何仍然固守德国微型就业模式的人,要么是出于无知,要么是出于机会主义的考量,而这一切都将损害整体经济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您的全球营销和业务发展合作伙伴
☑️我们的业务语言是英语或德语
☑️ 新:用您的国家语言进行通信!
我很乐意作为个人顾问为您和我的团队提供服务。
您可以通过填写此处的联系表,或者直接致电+49 89 89 674 804 (慕尼黑)。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wolfenstein ∂ xpert.digital
我很期待我们的联合项目。
☑️ 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规划和实施方面的支持
☑️ 创建或调整数字战略和数字化
☑️国际销售流程的扩展和优化
☑️ 全球数字 B2B 交易平台
☑️ 先锋业务发展/营销/公关/贸易展览会
🎯🎯🎯 受益于 Xpert.Digital 全面的五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服务包 | BD、研发、XR、PR 和数字可视性优化
Xpert.Digital 对各个行业都有深入的了解。 这使我们能够制定量身定制的策略,专门针对您特定细分市场的要求和挑战。 通过不断分析市场趋势并跟踪行业发展,我们可以前瞻性地采取行动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结合,我们创造附加值并为客户提供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这里:





























